如果你觉得交专的第一学历很差,那么就看看这个例子:
讲讲他的故事:从职高到 MIT 计算机博士录取
各位,虽然你进了交专,交专里天天弥漫着一股 failure 的氛围,但这不一定意味着你的水平在某个没有很高的上限以下的区间中,也不一定意味着竞赛也没有打的很好,更不一定意味着没有很多计算机程序设计经验。你仍然有可能是个天才。而天才,是不应该被 failure 的氛围给埋没和打败的。
我感觉交专里不是 failure 的氛围太浓,而是做题的氛围。光想着做题了,卷保研卷考研,没想过毕业了要找什么工作。
这位仁兄逻辑有点不太通顺。而且高中和职高 mutually exclusive。
知道的天才事迹越多,自杀的倾向就越强烈。特别是不管干什么都能看到有些天才。
得了吧,你交要有人上了 MIT eecs phd,更让人痛心:这说明中国教育选拔制度出了大问题。我无法想象一个人要在你交经历多少痛苦和磨难,克服多少困难,才能从你交申上 MIT phd。其实你交根本没几个上顶校 phd 的,不要举少年班选手的例子,少年班选手最是经历磨难最多的,我也最痛恨少年班。
你 这 b 和曾勃真的是一副德行天天变着花样复读失败失败,实则明里暗里阴阳怪气秀你那穷酸优越感你就一心胸狭窄支到批爆的做题家,满脑子只有比比比的可怜蛆。
简单讲,上本科都是通过高考,或者其他选拔方式来的,这个过程的结果都是一个不同学校的分布。如果其中 X 校不是最好的学校,则来 X 校说明没有去比 X 校好的学校,如果人数足够多,则从统计意义上去 X 校和去比 X 校更好的学校的人是有统计学差距的
周信静去读职高的时候,没有经历这一选拔过程:他要去读职高,这个分布里不包含不是职高的学校,所以这个推论不适用于周信静。
为什么我要说少年班。因为少年班选拔中有且只有一所学校,所以也不适用于该推论。反过来说,如果所有学校统招少年班,则如果选拔和招的人足够多,不同学校的人之间会有统计意义上的差距。
别骂 failure 了要骂就骂我吧
很好的主题。可惜它出现在交大门 – 乃至当今整个高校语境内。
另,暑假在外,房东人大学肄业,搞民宿开店面搞得风生水起。虽然大环境确实影响,但机会还是有的,能抓的住绝对能站稳。
去美国读 phd 很难吗 在交大不知道要有什么水平才能去申请(学弟我大二,了解渠道太少了 )
读 phd 不难,难的是“本科毕业去名校 phd”。。。
嗯嗯,学弟我现在大二有想去美国读 phd 的向往 不过对渠道和规划一无所知,学长能指点一下吗 (较冷门机类专业,现成绩 10%)
请详细阅读 飞跃重洋 板块的飞跃手册,如果看完还有问题,可以私聊
不明白为啥会有 failure 氛围,再差不也是个 C9。别老瞅着清北,和同方向哈工北航同济的兄弟们聊聊会觉得你交还蛮好的。
都怪曾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