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思考:我们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一些思考:我们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01 起因

近日,实验室一些同门开始了外出申请填报工作,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将在 12 月份于邻国举办的一场国际学术会议。和同门交谈时,其中一位表示:这次的会议要不是导师的严厉督促,他绝对不会申请参会。欧洲的会议去多少个都行,邻国的一个也不想去。我问他原因为是不是惧怕核污水,他没有否认,补充回答:“我们要抵制他们的一切!”随后这位同门自己也笑了,补充道是开玩笑。

这位同门的人品非常非常好,学术水平也很高,我十分理解和尊重他本人和他的观点。只是这件事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为何近些年来针对邻国和隔海相望的某大国的排斥观念会如此深入人心?

我本人的思考并不是从这次简单的讨论开始的。
大概在去年或者前年,一位娱乐明星因为其“汉奸”行为被封杀。我酷爱在互联网上冲浪,从头到尾目睹了这一场“审判”。当然无论这位明星无辜与否,我这种普通人都不想和日进斗金的他共情,但是仅处于旁观立场,一些“罪证”令我不寒而栗——在外国的社交媒体上发了几张邻国敏感区域的照片,他在该敏感区域比 v 字留影,被判了“汉奸”之罪。恕我直言,在他们国家供奉重要之人的地点比 v,不正是代表不尊重吗?随后,去那里随地小便并发在国内社交媒体上的人,成为舆论定义的“民族英雄”。

关于明星真正被封杀的原因我并不关心,无非是娱乐圈内部因蛋糕分配问题的博弈。但是在这个事件中,人民群众的爱国情绪被利用,极端的民族主义横扫了一切其他的声音。民族主义就像一柄利剑,一旦出鞘将无法阻挡——因为出剑的理由是绝对正确并且能够自圆其说的——打倒叛徒,为了民族利益而战,谁站出来反驳,谁就是叛徒,是下一个被斩首的对象。

最近《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案第 34 条第 2、3 项引起了大家的讨论,修订案将“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民族感情的行为”纳入了违法范畴,若该修订案通过,那么民族主义将有法律的支持,从此横行无阻。

前段时间,我将以前出国旅游的朋友圈全部上锁,生怕被抓出什么“不爱国”铁证,因为没人并能自己证明“爱国”,那么就是“不爱国”。当然或许我不会成为目标,普通是最好的保护色,但是极端民族主义的铁拳一旦出击,谁又能明哲保身?

02 当我们谈论民族主义时,我们谈论什么

如果要讨论民族主义,势必要讨论爱国主义。出于历史政治以及地缘因素,想要定义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而这两者经常被混淆。但是为了后续讨论,定义它们非常必要。下面我讨论的观点主要源于《关于爱国》这本著作。

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都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变的概念,因此不妨结合历史解释二者。

基于欧洲历史进行讨论,爱国主义一词诞生于 19 世纪欧洲——“很多语言中“爱国主义”一词本自拉丁语的“祖国“”(patria),而在 16 世纪英语中“爱国者”(patriot)一词也不过是同胞(compatriot)的意思,直到 17-18 世纪爱国主义和爱国者才成为英国政治的争论焦点,很多情况下说到爱国就是表达对 英国政府国王 的不满,因而这一词汇带有一定负面情绪。而从 19 世纪晚期开始,随着民族国家的崛起和民族主义的流行,爱国主义逐渐成为了服务于民族国家的工具,其与民族主义的边界逐渐模糊。”

民族主义的起源则诞生于 18 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民族主义既是 民族独立 和民族解放的重要动力,促成了 法国大革命德意志统一非洲的去殖民化苏联解体 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也有着罄竹难书的阴暗之处,导致了 两次世界大战亚美尼亚大屠杀纳粹大屠杀 等惨绝人寰的悲剧发生。”

欧洲爱国主义内涵的演变让我想起我国爱国主义的演变过程。上世纪改革开放后,随着大量外国资本和文化的涌入,吸收了资本主义思潮的中国人,从对国家和政府的纯粹甚至盲目热爱,转化为了对执政党的不满。进入 21 世纪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崇尚外国文化和批判国内政治体制等舆论声音屡见不鲜。主席上台后,强调“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将爱国主义同政府和执政党联系在一起,同民族精神联系在一起。在我国,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同“中华民族”概念高度绑定,而由“五族共和”演化出的“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形成了我国独特的中华民族主义。

在单一民族国家,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语意通常有所重合,而在多民族国家中,爱国主义的解释更注重平权和融合。而我国虽然是共和制多民族国家,爱国主义的解释却倾向于单一民族国家,可以说我国的爱国主义是以“中华民族主义”为前提,并服务于民族主义。

因为民族主义在历史上引发了许多战争,这个词语已经含有贬义的意味,而爱国主义通常是褒义的。《青年参考》杂志于 2013 年刊登《“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不是一回事儿》一文,人民网 - 环球时报于 2015 年发表《别把爱国与民族主义混为一谈》评论文章,都意图明确区分我国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然而这样的讨论近年来逐渐减少了,这也侧面反映出,我国的爱国主义语义正在和民族主义融合。

“如果热爱国家意味着热爱共同的族群与语言特征、关于好生活的共享概念或对共同国家命运的想象,则这样的热爱无疑维持着对共同善的承诺。但它也鼓励了对国内外的文化、种族与政治多样性的蔑视与不宽容。有大量的这类例子,即有着公民思想的公民们准备随时为了祖国而流血牺牲,但他们也同样准备否定宗教自由、少数人的权利以及文化多元主义;他们爱国主义的狭隘性反映了他们对国家热爱的排他性特征。”

有趣的是,人民网 - 人民论坛文章《爱国主义不等于狭隘民族主义》中提到如下观点

“值得警惕的是,现在有一些学者和媒体,先是把爱国主义的政治情感与民族主义的政治思潮等同起来,然后再片面地把民族主义等同于盲目排外、狭隘自私的极端民族主义或曰狭隘民族主义。经过这样一番概念的偷换,就把爱国主义等同于我们所一贯反对的极端民族主义、狭隘民族主义了,于是,我们一讲爱国主义,马上就会有人将其斥之为民族主义,然后再列举一些极端民族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的表现和危害,去反对被他们扣上“民族主义”帽子的爱国主义。这样做,有的是犯了食洋不化的“洋教条”错误,用西方话语体系中的民族主义概念特别是作为一种政治思潮的民族主义,代替了我们长期以来所一直强调的爱国主义;还有的人是别有用心,通过反对所谓“民族主义”(其实是爱国主义)来否定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以达到西化、分化中国的目的,对此要高度警惕,并注意识别他们偷换概念的卑劣手法。”

此文最后一段

“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百年前,面对民族危亡,爱国主义的行为就是英勇坚决地走上民族解放战争的战场,争取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鲜明特征就是“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必须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并将其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凝聚起中国精神,汇集起中国力量,坚持走中国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为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该文先反驳了爱国主义不是民族主义,大批特批“别有用心”之人,再笔锋一转,承认爱国主义的内涵随着时代改变为了中华民族主义前提的爱国主义,即一种“政治爱国主义”,如此偷换概念手法之高超,才更应令广大读者警惕!

03 应当如何“爱国”

西方语境下,自由的爱国主义产生于对共和国政治制度和自由生活方式的热爱,它强调共和国的价值观和自由生活方式。而民族主义侧重于保卫和巩固文化、语言,更注重民族的精神和文化一致性。

我国的爱国主义,同样来源于受压迫、受侵略的历史,也生发于感人至深的故事、浴血奋战的先辈和对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理想的追求。但是随着历史的更替,战争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爱国主义被附加了民族主义的前提以及公民美德的义务,这使得“爱国”变成了每个公民的必要素质,并且很有可能令人陷入自证的陷阱。我斗胆一言,这并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

我心目中的爱国主义,源自于对国家的热爱,但并不是对民族一致性的忠诚和维护,而是对共同自由和维护这一自由的热爱。

“它是种特殊的爱,因其热爱的是特定民族的共同自由,由具有对该民族有着特殊意义的特殊历史背景的制度所维持着;这种制度激发并反过来由特定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所支持。因对特殊性的热爱,所以它变得可能;但又因对特定自由的热爱,因而它不是排他性的:对一个民族的共同自由的热爱很容易扩展到国家疆界之外、并转化成为团结一致。”

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我相信这在对于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思考上同样适用。爱国主义不是“审判”的道具、“正义”的制裁,而是反对战争、维护自由。我们应当铭记为的共和国建立奉献自己的英雄,应当认识中华民族的团结一致的伟大力量,但是我们也不应忘记,先辈们心目中共和国的样子——共同富裕,人人平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最后,我想以《关于爱国》的句子结尾。

“一个高尚的共和国需要这样的公民,他们不仅仅对爱与忠诚有兴趣,还必须有能力去热爱和忠诚……必须找到鼓励与维持正确的与热爱的方式;必须进入特殊性的危险天地并与排他的、不宽容的爱进行斗争。”

14 Likes

支持长篇原创!

4 Likes

个人拙见:

我觉得中华民族近现代经历的动荡太多、太大以至于严重丢失传统,现今仍未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1 What is the Chinese Way of Life

在美国,不管是保守传统的南方乡村、自由放荡的加州、豪爽爽直的纽约,不论是什么肤色人种,都有一种相似的气质。美国就建立在一种精神之上,共同的理想作为纽带串起多元化的美国人。这种精神纽带在美国极为发达的文化作品中得以不断反复确认。

在日本,京都(平安京)作为首都的平安时代末期,日本停止向动乱中的唐朝派遣遣唐使。自此,“国学”逐渐兴盛,平安时代的贵族文化成为了日本文化的基石,相对应的平安时代的“物哀”美学成为了日本民族气质的底色。京都是全体日本人的文化故乡,因此不断有中学生的研学旅行等等将京都作为目的地。在古色古香的小巷子里、静雅肃穆的寺庙与神社中,日本人找到日本应有的样子。

在中国,传统文化总是离我们很遥远,或是近在眼前,却隔着纸张、隔着玻璃、隔着围栏。买房是钢筋水泥大平层、买家具是北欧风、上海网红把 Costco 大门当加州、欧式小镇一个赛过一个、日式风情街竟也拔地而起。

2 Xi’an, the spiritual hometown of the Chinese

作为一个西安人,我对这世界首屈一指的古都可是恨铁不成钢。这曾吸引万国商旅的世界最大最开放城市,如今鲜见外国游客的身影。然而,近来越来越多的国内游客前往西安寻找中国人的精神故乡,我不确定他们除了“碳水之都”、”网红打卡“和几张“汉服照片”外还带回去了什么。突兀、夸张的造景遍布西安各个角落,本地有生活气息的小巷被无秩序的商业肆无忌惮地侵蚀。

但中国人还是喜欢到西安旅游。所以我去“大唐不夜城”走了走,发现原来中国人只是喜欢所谓“汉唐盛世”,他们穿着浓艳的“汉服”在夸张的雕像与建筑前,美美过了一把“盛世”瘾。

3 Whence the prosperous vision

中国人还是那么想“复兴”盛世。我们标准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从被列强欺侮、到中国人民奋起反击打跑列强,如今某种神秘的历史规律要求我们必须回到“盛世”,重返世界之巅。

这么看来,中国当下的国家认同是建立在“复仇”这个主题上的。我们必须要有个“敌人”,然后得以团结、拼搏。这个“敌人”大清时是欧洲列强、抗战时是日本、内战时是 KMT、现在是美国。

4 Whither China

然而这样建立起来的国家认同是荒谬的也是危险的。首先,中国不能保证“重返世界之巅”,没有某种神秘力量驱使其成为必然结果,反而我国现在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各种“慢性病”,仿佛已有老颓之势。再者,若有一日我们“取美国而代之”(或着不说美国,可能是 Foobar 国或外星人)的伟大愿景被广大人民认定难以实现,也即是我们的“复仇”无法完成,那此时这条民族纽带就将变得脆弱。

以色列的现实已经足够让我们觉得拿现代兵器去打神话时代的仗是可笑的,那我们中国人也应放下“盛世”的执念,在与历史任何时期都与众不同的 21 世纪、数字时代,找到自己在这个地球上所处的位置、找到自己融入这个多元世界的方式。

5 Likes

你爱干啥干啥,但你不能约束我,我想当汉奸是我的自由

2 Likes

我认为制度上的美国或者某种时期的美国,确实具有自由的爱国主义要素,某种程度上不愧为灯塔。我国虽然是共和制政体,但是仍然任重道远…

正如你所说:当今的爱国主义教育十分重视中华民族屈辱的近代史,对“回到盛世”的主题十分热衷。我在首楼中总结了一下我国的爱国主义发展沿革,总体来说,现在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以历史中的“自由爱国主义”故事作为煽动成分和正义性证明、以“政治爱国主义”或是排他爱国主义为内核的教育,其本质上服务于民族主义。下面我想试图解释中华民族主义的出现和为何它已不再适用于当今社会。

“民族主义者何?同宗教,同习俗之人,相视如同胞,务独立自治,组织完备之政府,以谋公益而御他族是也”
——梁启超,《新民说》,1902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方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1912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五四运动口号,1919

“我们去抵抗强权,才是顺天行道。我们要能够抵抗强权,就要我们四万万人和十二万万五千万人联合起来。我们要能够联合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就要提倡民族主义,自己先联合起来。推己及人,再把各弱小民族都联合起来,共同去打破二万万五千万人,共同用公理去打破强权。强权打破了以后,世界上没有野心家,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便可以讲世界主义。”
“我们要将来能够治国平天下,便先要恢复民族主义和民族地位,用固有的和平道德做基础,去统一世界,成一个大同之治,这便是我们四万万人的大责任。诸君都是四万万人的一份子,都应该担负这个责任,这便是我们民族主义的真精神!”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1924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城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

近代史决定了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不仅是不能够与自由主义、“世界主义”互相学习、借鉴,而是趋向于复仇、敌对、破坏。满清的统治致使汉民族的民族主义几近灭亡,在近代中国的汉族文化存续的生死存亡关头,这种民族主义是必要的,它能有效地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必须承认中华民族主义的诞生有其历史依据,并且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上述提到的民族主义,极有可能发展膨胀为极端的民族主义。而在国家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中,民族主义不利于国家民族的建设。马克思主义的本源是国际主义,这其实与近代中华民族主义相悖,因此建国后的民族主义通过爱国主义的形式,融入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这表现为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国家的独立自主,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当然,在 21 世纪的今天,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进程中,竟然重新萌发了建国前的中华民主主义思潮,这其中的缘由还需要进行深刻的分析和讨论。但是总结地说,我们需要警惕这种思潮,理性爱国。

至于西安成为网红城市,我认为是中华民族主义其实已经消亡的后果。除非对历史文化有研究,“丰镐二京”/“长安”/“京兆”/“西安府”等词汇在大众面前就是一个模糊的”大唐长安“概念,而这种概念甚至可能来源于西游记。此外关于西安现在地域划分有多么可笑,此处篇幅有限暂时按下不表,后续可能继续更新。

1 Like

自由的爱国主义——
”我虽然不认同你当汉奸,但是我捍卫你当汉奸的权利。“
狭隘的爱国主义——
“赶紧滚去投靠你的 xx 爹,250 块都出不起的东西。”

看看现在,现实生活中哪种人占据了话语权,唉 :upside_down_face:

3 Likes

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
爱国爱的是什么
国家,国土,人民,文化,制度
现在制度不够全面,贫富差距又巨大,真的很难说自己都爱(
有一说一,邻国的文化保护真的好
(没出过国的土狗一枚,但是看好多 vlogger 的视频
但这里就那几年真的几乎全灭(但个人对那几年也不是全否定,就惋惜吧
在我高中的时候很流行古风歌,但其实很堆砌辞藻的那种感觉,
那种课本里的课文都不能理解,但觉得文言文真好的那种感觉
就像现在的汉服,很好看,文化自信,但好像我们就传承了一个皮肤
当然也只是惋惜,不是小警察(

突然联想新话题
怎么看糟粕和精华
因为想到前几年因为污染不让放炮和因为火灾不让放孔明灯
如果全理性可以说是糟粕
但因为春晚也落寞了年味越来越淡
不知道是因为自己长大了,还是所有人都会觉得年味淡了
文化还是很重要的
楼上说的缺少精神家园,我觉得确实这样
在无神论的现在,信仰缺席,个人认为抑郁症多发和这个是有关系的
前段时间 qq 空间因为一条萨满纪录片吵起来
就是有人认为这是糟粕怎么会有人惋惜它的消逝
首先是不是糟粕
抑郁症就应该吃药,找心理医生,这确实是对的
但不能说迷信对一些抑郁症只有负面效果
其次认为对文化的社会学研究真的很必要
不管糟粕还是精华
都有它存在的原因
留下更多资料来研究也是很必要的
(好乱说了一堆

2 Likes

@AIBot please help @asdfjkl reorganize their words.

2 Likes

Sure! Here’s a reorganized version of @asdfjkl’s words:

爱国爱的是什么?国家、国土、人民、文化、制度。现在制度不够全面,贫富差距又巨大,真的很难说自己都爱。同时,邻国的文化保护很好,虽然我没有去过那些国家,但是看了很多 Vlogger 的视频,他们能够保护自己的文化。但是我们却几乎失去了我们自己的文化,尤其是那些年代的文化。虽然对那些年代也不是完全否定,但是感觉很惋惜。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很流行古风歌曲,虽然有些歌词很堆砌辞藻,但是还是觉得文言文很好。就像现在的汉服,很好看,展示了文化自信,但我们好像只是传承了外在的形式。当然,这只是我感到惋惜,并不是要批评别人。

突然想到一个新话题,怎么看待糟粕和精华。因为我想到前几年因为污染不让放炮和因为火灾不让放孔明灯的争议。如果我们以全理性的角度看,可以说这些传统习俗是糟粕。但是这也导致了春晚渐渐失去了年味的感觉,不知道是因为自己长大了,还是大家都会觉得年味淡了。文化确实很重要。

楼上说的缺少精神家园,我觉得确实是这样。在无神论的现代,信仰缺失。我个人认为这与抑郁症多发有关。前段时间,QQ 空间因为一条关于萨满的纪录片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这是糟粕,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惋惜它的消失。首先,我们不能简单认定为糟粕。对于一些抑郁症患者来说,迷信可能对他们有负面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否定迷信对一些人的积极影响。其次,社会学对于研究文化的瑕疵和精华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糟粕还是精华,它们都有存在的原因。因此,留下更多的资料来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我能够帮到你!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出。

2 Likes

现在来看,
民族是一个文化概念。民族感情应当来自于语言和语言承载的文化。
国家是一个政治概念。是否爱国取决于你是否认同宪法与体制运转。

1 Like

如果认同的是所谓的汉族文化,清帝国应当至少分裂为汉满蒙回藏五国。因为需要有“能够完整继承清帝国全部领土的新国家:中国”的存在,所以才创造出了“中国人”、“中华民族”的概念,这是一种人造的政治工具。

1 Like

所以才创造出了“中国人”、“中华民族”的概念

中国这个概念自古有之,汉满蒙回藏等 50+ 民族相互交融,大杂居小聚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大汉族,就像有个名词“大中华区”,所以分裂是万万不能的,要坚定捍卫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和谐。

国家是一个政治概念。是否爱国取决于你是否认同宪法与体制运转。

爱国没有条件,应该生而爱国,因为这是流淌在我们体内的血液所决定的。

1 Like

请问你的五国是否指,班禅册封,蒙古铁帽子王,汉地十八省以及关外的吉林和黑龙江将军。如果说为什么没回,我想应该是直到乾隆后期清才控制西域,满共也没 50 年?

1 Like

爱国是一种公民美德而不是义务。我的血液决定了我的人种,而不是我该信奉何种信条。

中国传统的民族主义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汉夷之辨”,历史上无数次和南蛮北狄东夷西戎打仗、和亲,这些周围的民族国家经过历史更替,无论是和汉民族融合还是版图被纳入中国领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个概念是中华民国才被提出,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才得以实现的。因此你的说法只能适用于现在我国的中华民族爱国主义,而我想探讨的是爱国主义应该或者可能成为的形态。

3 Likes

民族主义的诞生是为了瓦解中世纪遗留下的多民族帝国。例如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帝国等。nation-state 主张自己是一个民族就有资格拥有一个国家的主权。梁启超作为维新派,为了面对民族主义的浪潮选择曲解民族主义,将整个帝国统称为一个“中华民族”。孙中山在 1905 年《中国同盟会盟书》中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此处的鞑虏当然指的是满人。然而后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接受了梁启超主张,声称要达成“五族共和”。“中华民族”作为了接纳清帝国全部领土的政治工具。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也许”汉“民族主义是必要的,但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主义这一概念的诞生从一开始就是极其不合理的。这一错误概念的诞生一方面导致了我们现在的版图、所谓的民族认同,同时一方面也为少数族群带来了文化清洗、种族迫害。

1 Like

嗯,可能在没进入具有公民文化的现代社会之前,民族国家 (nation-state) 的国民是认识不到民族和国家有什么区别的。

几点拙见:
1,关于“只是喜欢所谓汉唐盛世”:是否有点过度推断?
一个人喜欢去哪里玩主要因为热闹,好玩,好看吧?
1.1 当然你可以说是因为能让人感受到盛世的感觉才觉得好玩。那你所说的大门当加州,北欧风,是否又只是为了体验一下发达国家的感觉呢?如果一个景点不是主要本身好玩好看吸引人,他不会有如此大的客流量。
1.2 第二,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是大唐不夜城,而不是其他朝代呢?我的想法是,国内也没人喜欢按埃及,印度风格装修。尽管他们也有着灿烂的文明。慕强是人之天性,且强大的文明的文化产业更好且衍生文化更吸引人。
2,关于“敌人”:
2.1,中国对美国的敌意真的有美国对中国的敌意高吗?各项贸易战,制裁也几乎由美国发起,即使是民间,我推测来说中国喜欢美国的人也比美国喜欢中国的人多,当然我没数据,这个推测我没有把握。
2.2,我不能否认现在中国的竞争对手多。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国恒亡。树立对手也是国家天性,失去对手民族纽带会变弱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印度,日本,欧洲,美国,大家都有自己较劲的对手。
3,关于传统文化:
现在中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我觉得已经逐日上升,大可不必这么悲观,一些对外国文化的喜爱和我觉得大可带着包容心看待,如果我们成为他们一样的发达国家,以及中国文化产业继续发展,外国喜欢中国文化的人也会变多。
4,借楼回复一下其他评论区的“国家是一个政治概念。是否爱国取决于你是否认同宪法与体制运转。”
确实。爱国一部分取决于是否认同宪法与体制运转,但我认为爱国也不完全是“政治概念”,我认为爱国一部分来说是一个利益相关的概念。
至少在在这个国家注册的公司受到这个国家的保护,享受这个国家人口,影响力,发展状况各种因素影响的世界市场。一个国家上的人是顶着这个国家的国籍享受这个国家的权利,履行这个国家的义务,在这个国家的公司打工。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息息相关。个人认为出生>选择>努力,一个强大的国家能保障公民安全和保护自己的公司少受制裁,每个人发展的机会都会更多,生活会更轻松。一个美国人就是会比同样努力和聪明的叙利亚人更容易成功。
所以至少从这个国家的整体利益来讲,爱国(至少从行为层面)是更符合所有人利益的选项。如果大家都这样弄:国家有秘密不保管,国家形象受影响不维护,国家利益受损不对抗,这样最终受损的是所有人的利益。国家垮了大家更难吃上饭。
针对我上面的言论有人可能会说
(1)你可能会说,我说这些只不过是对于地域而言,这个政权没了还可以换一个。但我想说的是,无论谁执政,“爱国”都是对大家利益的较优解。
(2)你可能会说如果有错难道也要认同也要维护吗?提错,改错,也是维护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爱不爱确实是你的自由,但这不完全只是政治概念而已。

4 Likes

可以,多来点这种大鸣大放大辩论的贴子,有助于吸引潜在用户注册发表回复。

1 Like

没有话题 创造话题

凡是中国的都拥护
凡是非中国的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