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观察,人在做选择的时候喜欢设定一个阈值 x,然后认为比 x 高的值就是“上岸”了,不是很有区别。
从具体行动上来看,人会尝试最大化“上岸”的概率。当 x 过低的时候,人可能会决策非常保守,最后发现最早去追求的目标价值很低,变的很平庸。
当 x 比较高的时候,人可能感觉自己一事无成,活的非常失败。最后连平庸也没做到。
怎么样调整人生才能尽可能发挥潜质呢?
据我观察,人在做选择的时候喜欢设定一个阈值 x,然后认为比 x 高的值就是“上岸”了,不是很有区别。
从具体行动上来看,人会尝试最大化“上岸”的概率。当 x 过低的时候,人可能会决策非常保守,最后发现最早去追求的目标价值很低,变的很平庸。
当 x 比较高的时候,人可能感觉自己一事无成,活的非常失败。最后连平庸也没做到。
怎么样调整人生才能尽可能发挥潜质呢?
所以能够一直追求更高目标的人非常少见,这种上岸心理存在于各行各业,哪怕是顶级大佬都无法例外。高考上了清华开始躺平,考研上岸了开始躺平,开公司的当了老板开始躺平,搞科研的当了教授开始躺平。。。
depends on expected utility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如果从躺平中得到快乐,未必不能算作“取法为上”
have fun staying poor
想要尽可能发挥潜质的人目标不会是上岸,追求上岸的稳定的人也没想过发挥全部潜质。
我感觉理想的状态是,定一些踮起脚尖差不多能达到的目标,从不断提升自己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而不是说非要“上岸”才算赢)
在定了目标并付出努力后,即使没能上岸,你的努力往往也会带来一些好的副产品。
比如为了极好的 offer 努力可是最终被拒,但是回过头来看,为了那个极好的 offer 努力的各种经历,能让你拿下一个足够好的 offer(即使它不是极高的)
目标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达成目标时开启的新人生才是目的,不要因为执着于手段而忘记了原本的目的
那为什么不能将新人生定为目标呢
第三个特点:不甘于平庸。
走入社会后的年轻人,应该设定更高的标准。大学期间的同学、一起共事的同事中,有很多非常不错的人才,技术、成绩都比我好,但 10 年过去了,很多人没有达到我当初的预期。
很多人毕业后,目标设定就不高。我回顾了一下,发现有同事加入银行 IT 部门:有的是毕业后就加入,有的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加入。为什么我把这个跟「不甘于平庸」挂在一起呢?
因为他们很多人加入,是为了快点解决北京户口,或者得到买经济适用房的机会。
如果一个人一毕业,就把目标定在这儿:在北京五环内买一个小两居、小三居,把精力都花在这上面,那么工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他的行为会发生变化,不愿意冒风险。
如果不甘于平庸,希望做得非常好的话,其实不会为这些东西担心,这很重要。我说不平庸,并不是专指薪酬要很高或者技术很好,而是你对自己的标准一定要高。也许你前两年变化得慢,但 10 年后再看,肯定会非常不一样。
=====
以这个为例,去“银行 IT 部门”的新人生作为目的本身的价值是低的,也不助于发展潜力。
有一种”我考的每一分都不能浪费“的美感
什么自我辩论,建议引入 Alice Bob 树洞机制已将人区分开来
新建树洞插件,新建话题时选择身份,后续参与回复的人获得一致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