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穷酸优越感

之前在你站上看到了“穷酸优越感”这个词,当时不以为然,但近来仔细思考,发现“穷酸优越感”其实很确切的描述了任何“优越感”。

人对事物产生的任何关于好和坏的评价大多来源于比较:例如什么是昂贵的,什么是奢侈的,什么是廉价的。人对事物的评价极大的取决于其基准线“baseline”。比基准线高的事物,就是高级的,相反的,和基准同一水平或者低于基准线的事物,则是廉价和不值一提的。

一个易于理解的例子是这个知乎问题,可以描述这个现象: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1311812

其问题原文如下:

这几天在饭店吃饭,经常看到有人带着自己女朋友吃廉价的米粉。居然带女朋友吃那么没营养的东西,米粉里连一块肉都没有。我带女朋友出门吃饭,最差也是黄焖排骨饭。凭什么这种抠门的屌丝也有女朋友?这是为什么呢?

在讨论中,我们不妨假设问题的真实性。提问人显然认为“黄焖排骨饭”是存在优越感的,并鄙视了带女友吃“廉价的米粉”的人。在知乎高赞回答中,主要表达了回答人认为“黄焖排骨饭”和“米粉”没有区别,都是廉价的的餐厅。从客观来看,“黄焖排骨饭”和“米粉”确实在肉量上可能存在一定区别,是不同食品。但是为何提问人和回答的人对同一件事的认知是如此不同呢?这显然与食品本身的内容区别不大。与人的看法关系最主要的,是人心中的“基准线”。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想象提问者每天吃的饭店应当经常是“廉价的米粉”饭店,否则也不会“经常”观察到他人带女友在吃米粉。因此,提问者对于外出吃饭的基准线是“廉价米粉”,而对他来说,“黄焖排骨饭”是一种高级的食物,其高级性源于这种食物高于他日常所吃的“廉价米粉饭店”。

在回答中,有答主说:“我以为题主带女朋友吃饭最起码都是米其林一星、黑珍珠、会员制餐厅等等等等;最不济最不济,也是人均 200 以上的私房菜吧。。。”。答主表达的意思,基本等于表达提问人是 “穷酸优越感”。而从本质来看,则是答主的基准线为“米其林一星”,可能答主日常想出去吃好的的时候,都是在所在城市最昂贵和高级的饭店中进行筛选的,而“廉价米粉饭店”和“黄焖排骨饭”均显著低于基准线,因此都是“平凡”而“廉价”的,与优越感不能产生任何联系。

上文举的只是最简单和易懂的一个例子,而相同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同样一晚 1000 元的凯悦酒店,在习惯于住经济连锁酒店的人来说可能是昂贵和高级的,而在习惯全球旅游住最顶级酒店的人来说,可能只是寻常而平凡的,可能住安缦时才会去发小红书。同样的思路在生活的任何方面都适用,并能找到对应的例子,在此不一一列举。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人对于任何处境表露出任何“优越感”时,均体现出以下两点

  1. 这个处境超出了其人的“基准线”,并超出了其人想象的信息受众的“基准线”
  2. 这个处境在其人和其人信息受众的日常生活中是少见的非常态,并大概率显著高于其生活水平。

本文希望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易懂,简洁的阐述,希望达到了此目的,希望读者读的开心。

4 Likes

我忘了来源了,就搜了一下

3 Likes

优越感应该和权力同源,对群居动物来说,踩在同类头上总是能带来快感。优越感是从语言(网络发言)角度,权力是从社会行为(使唤人)角度。
单纯满足自己可能并没有太多快感,比如你吃了 A5 和牛,但是没有发 b 站;比如你赚了 300 万年薪,但是没有发小红书;比如你去干任何觉得很爽的事情,但是没有发朋友圈。那就可能不会很爽。只有获得了“别人羡慕我”的感受才会很爽

2 Likes

这种优越感似乎和安全感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1 Like

有点像 chat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