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率不会完结的《南明史》读书记录

reading 这个类别下除了站务居然还没有别的帖子嘛,那我先来一个
但是这本书大概率不会读完,就算读完我也不一定会在这里写完
但是可以先写一点

:smirk_cat:

目录:

第一章:明朝覆亡后的全国形势
第二章:弘光朝廷的建立
第三章:弘光朝廷的偏安江淮
第四章:大顺政权的覆亡
第五章:弘光政权的瓦解

书中一些人物:

史可法 ;左良玉 这链接还没写好,先别点

我的感想:

我还没看完呢写什么感想? :sweat_smile:看完了再来写


中国地图

看到现在 2024-05-15T16:00:00Z 感觉有必要插个地图
但是由于我没学过历史地理学,那我就放个现在的地图

12 Likes

原文链接也贴在这里

第一章:明朝覆亡后的全国形势

甲申三月十九日朱由检上吊 :ghost:明朝灭亡

第⼀节 明帝国的分崩离析

山海关外的明朝军队在吴三桂等人带领下撤入关内投降了大顺政权;
清廷派郑亲王济尔哈朗等收取了关外地区,形成了大顺政权同清政权隔关相峙的局面
张献忠领导的大西军正处于进军四川途中,
江淮以南的半壁江山仍然在明朝委任的各级官员统治之下。

1 Like

顾炎武有一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但是实际上他从来没说过这句话。
他自己说的是:“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汉族官绅看来,大顺政权取代明朝只是“易姓改号”,是亡国,还不是亡天下;
北京的明朝官员争先恐后地前往大顺政权吏政府报名请求录用

第⼆节 ⼤顺政权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失误

这个问题早就有人写过了,就是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
1949 年从西柏坡去北京临行前毛主席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回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在乘车前往北平的路上,毛泽东说起了《甲申三百年祭》,他说:“这仅仅是读了个开头,这篇文章是要永远读下去的。”
这些说法有他们的意义。郭沫若 1944 年写的文章,反击的国党认为的明朝“一亡于流寇再亡于外寇”,所以要一边抗外寇一边剿流寇;毛主席讲这个话是要防止党在接管政权之后不变质的
一般认为李自成大顺军进北京之后迅速腐化导致的失败,但是这么说很不准确

三月十九日大顺军进京,四月初十日左右得到吴三桂率部叛变回军攻占山海关,十三日晨李自成、刘宗敏亲率大军离京平叛,其间最大时限为二十三天。要说二十三天时间李自成就腐化得不会打仗了感觉这个说法相当靠不住。而且要说生活腐化不得民心,那清朝一会儿过来的时候更不得民心。
书中认为的是:
大顺政权之所以站不住脚,不是因为领导层变质失去贫苦群众的支持;而是由于它尚未完成质变,继续执行打击官绅地主的政策,引起缙绅们的强烈不满,因而不可能稳定自己的统治区,把汉族各阶层人士结成抗清的一致势力。
军事上部署的失误又导致满洲贵族得以勾结汉族官绅,构成对大顺军压倒的优势。

所谓的

是追赃助饷政策,就是不怎么向老百姓收税但是找地主阶级抢钱
后面吴三桂就听说过他老爹被李自成抄家的谣言,就是这个意思

所谓的

就是没太把满清当回事,主要把对手当成明朝
北京地区集结的军队不足以抵御清军大规模的进犯。大批主力部队分布在西北、湖广襄阳等四府、河南等地。具体的我就不必说了书里面都有

1 Like

第三节 吴三桂叛变与⼭海关之战

清廷对吴三桂进行招降是比较早的。
他舅舅祖大寿老早就投降了,至于怎么投降的就要去问崇祯和袁崇焕了,当然这部分不属于南明史。
到明亡之时,吴三桂等撤入关内的辽东官员却很快决定接受大顺政权的招降。
原因很多但是这里不想写 :yum:
然后就带人去北京见李自成了;然后路上走一半就又反叛了,原因的说法也很多,还有什么“冲冠一怒为红颜”之类的,看你怎么相信吧。
山海关之战李自成被吴三桂和满清联军击败,具体过程也不放在这里。 :hot_face:

山海关战役的意义 :标志着:
一、大顺军的历史使命从此由推翻明王朝转变为抗清斗争;
二、清廷统治者梦寐以求的入主中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三、以吴三桂为倡首在汉族官绅中迅速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拥清派。

第四节 清军占领北京和大顺军西撤

大顺军经井陉退入山西。追击的清军于五月十二日返回北京。这好像没什么好具体说的。

京师的再次易手,在明朝官绅中又一次造成重大的影响。大顺军进京时绝大部分明朝官绅都报名请用,清兵占领北京后相当一批汉族官绅出于民族隔阂不愿出仕清朝,纷纷南下。

清廷为争取汉族官绅的支持确实煞费功夫,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在经济上,清廷也实行维护官绅地主利益的政策。
在畿辅以及附近地区站稳了脚根,也为此后征服全国奠定了基础。

第五节 畿南、山东、晋北地方官绅反对大顺政权的叛乱

大顺军在山海关战役中失败的消息传开以后,原大顺政权管辖区内的明朝官绅认为时机已到,迅速纠集兵力发动叛乱,推翻当地的大顺政权。这些发动和参与叛乱的官绅绝大部分是以明朝为正统的,他们对山海关战役和清军入京的情况并不大了解,有的只知道大顺军被吴三桂部杀败;有的虽然知道清军入关,也以为只是吴三桂借用清方兵力。因此,他们打的旗帜大抵是“擒贼复明”。
(有一说一鲁迅写《阿 Q 正传》的里面阿 Q 还以为革命党“白衣白甲戴着崇祯皇帝的素”)

大顺军撤入山西以后,清军停止了追击,返回北京休整,约有一个月时间没有采取军事行动,所占地方不过是京师附近一带。
李自成又一次犯了战略性的重大错误。他不是坐镇太原,火速从陕西等地调集军队入晋,加强山西防务;相反,却同刘宗敏 (传说中搞吴三桂老婆陈圆圆的那位 :hot_face: :hot_face: :hot_face:) 等高级文官武将率领主力继续西撤,于六月初渡过黄河,返回西安。

大顺政权在驾驭明朝降将上犯了一系列错误。
从 1644 年到 1645 年,归附大顺的明朝旧将几乎毫无例外地叛变投敌。
李自成宽厚有余,警惕不足,往往任用刚刚投降过来的明朝将领率领原部兵马独挡一面。
结果风向一转,叛乱四起,终至土崩瓦解,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1 Like

那我把我的书评帖子也移动过来。
完结之后想看看,精彩片段总结 :star_struck:

2 Likes

第二章:弘光朝廷的建立

第⼀节 继统问题上的纷争和史可法的严重失策

自从大顺军兵临北京城下之日起,朝廷的一切政令无法发出,南京的高级官员大概在接到崇祯皇帝“命天下兵勤王”的诏书以后就再收不到邸报了。召兵紧急勤王和随之而来的音信不通,使南京各衙门大臣、守备太监、勋臣们越来越感到不安。
四月十七日朝廷既已全部覆亡的消息被某北京润出来的高级官员(他的名字不重要)证实,
南京很自然地成了明朝半壁江山的政治中心。

当务之急是立君。 :face_with_head_bandage:
崇祯帝的三个儿子都被大顺军俘获,没有直系皇位继承人的情况下,南京及其附近地方的大臣、勋贵、太监和拥兵自重的将帅就在拥立哪一位藩王的问题上展开了一场勾心斗角的争执。

福王朱由崧 :pig:在伦序和地理上(他已经润到淮安,离南京很近)占了明显的有利地位。
然而,部分东林党人却从狭隘私利出发,强烈反对由福藩继统,原因是朱由崧的祖母是备受神宗宠爱的郑贵妃,从万历到天启朝廷上围绕着储君问题展开的“妖书”、“梃击”、“移宫”等轰动一时的案件都同郑贵妃有关,何况正是由于东林党人的力争,神宗和郑贵妃希望立福王朱常洵(即朱由崧的父亲)为太子的图谋才化为泡影。
因此,他们担心一旦朱由崧登上帝位,重翻旧案,自己在政治上将会失势。

礼部侍郎钱谦益(头皮痒,水太凉 :cold_face:那位)当时被视为东林党魁,提议迎立潞王朱常淓。(这名字不重要)

作为实权人物的史可法(南京兵部尚书)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前往浦口同凤阳总督马士英商量,折中方案立桂王(人在广西)

福王眼看自己要寄了,求助于镇将。
凤阳太监卢九德勾结总兵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后来的江北四镇)决定拥立福王。
马士英眼看手下大将全部自行投向福藩,抓住时机向福王朱由崧表示效忠。史可法还蒙在鼓里。
四月末,福王继统已成定局。

拥立定策问题对弘光一朝政局的影响极大,弘光一朝党争的激化、武将的跋扈,最后导致覆亡,关键都是从这里引伸出来的。

史可法

天雄星 豹子头 左佥都御史 左光斗(魏忠贤《东林点将录》里的说法)的学生,倾向东林党
明亡时任南京兵部尚书(南京最高文臣)

定策问题中的严重失误:
古语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可法多少有点门户之见固然是原因之一,但他的致命弱点是缺乏雄才大略,总想处处应付,八方妥贴,最后落得个事与愿违。
拥立桂王而列举福王七不可立的书信落在马士英手里,白纸黑字,有口难言。
真正一度拥有决策大权的史可法在这样的重大问题上态度游移,没有断然决定拥立福王,致使朱由崧求助于镇将,从此大权旁落,应当负主要责任。
南明几个朝廷(弘光,隆武,鲁王监国,永历)最大的特点和致命的弱点正在于依附武将。武将既视皇帝为傀儡,朝廷徒拥虚名,文武交讧,将领纷争,内耗既烈,无暇他顾,根本谈不上恢复进取。南明之不振种因于此,这种局面的始作俑者正是史可法。

督师淮扬
史可法于五月十八日陛辞。二十日渡江往淮扬督师。
甲申五、六月间,南方诸臣只知道大顺军已占领整个黄河流域,前锋直逼淮上,在这种形势下史可法为防止大顺军饮马长江,作出守淮、守江的部署有其特定的背景。

(蒋校长 :person_bald:曰:“徐州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是非曲折难以论说。”从历史上来看想守住南方半壁只靠长江是不可能的,战线起码要推到淮河甚至黄河一带。)

六月中旬以后,大顺军兵败西撤,畿南、山东、河南等地官绅反叛大顺政权,陷于一片混乱当中。(时间线收束 :shuiyuan3:)就弘光朝廷而言,趁清军尚未南下之时,出军北上,会合这些地方的官绅武装,扩大自己的管辖区,自然不失为一着高棋。史可法未必看不到这一点,问题是他指挥不动。

“借虏平寇”的基本国策:
史可法在甲申六月间上疏道:(前面我省略)伏乞敕下兵部,会集廷臣,既定应遣文武之人,或径达虏主(指顺治帝),或先通九酋(指清摄政王多尔衮)。应用敕书,速行撰拟,应用银币,速行置办。并随行官役若干名数,应给若干廪费,一并料理完备。定于月内起行,庶款虏不为无名,灭寇在此一举矣。
史可法与马士英都是“联虏平寇”方针的赞决者。这一方针导致了弘光政权的土崩瓦解。

睢州之变与退守扬州

1 Like

看到你的读书记录才想起我还有一个大坑(也许是巨坑)没填… :clown_face:

想沉下心来读大部头越来越难了。 :face_holding_back_tears:

:ghost:可爱捏,我经常想要是人们写书也能多用 emoji 就好了

1 Like

第⼆节 朱由崧的监国和称帝

感觉没什么好讲的细节
史可法明知自己指斥福王的把柄落在马士英手里,现在马士英既以“定策”首功备受朱由崧青睐,被
召入阁辅政,江北不能没有重臣督师,因此,他“自请督师淮扬”。
五月十二日朱由崧批准史可法出任督师。
史出马入,在许多史籍中认为是弘光朝廷夭折的一个重大关键。诚然,史可法远较马士英清廉正直,但如果认为他留在朝廷秉政,就可以保障江左,进而恢复中原,那就未免对史可法的政治眼光和魄力估计太高了,也不了解南明酝酿立国之时史可法受东林党骨干分子的牵制业已铸下大错。

五月十五日,朱由崧正式即位为皇帝 :person_with_crown:,改明年为弘光元年。(其实弘光朝总共就一年)

第三节 四镇的形成和跋扈自雄

四镇驻地和所谓进取之基都在南直隶境内,督师驻地更近在江北咫尺之地扬州。当时的一些人士都看出了史可法的毫无远图,意在保住江南;
”青、兖、开、汝(指河南、山东一带),似置之不讲矣。”
江北四镇(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一心追求的是在江北争夺繁华之地,既可过太平日子,又可就近要挟朝廷。史可法出任督师时已是“失势悯墨”之人,他根本指挥不了“四镇”,只好奔走调停于四镇之间,如奉骄子,一筹莫展。
江北四镇是这样跋扈自雄,世镇武昌的宁南侯左良玉在崇祯年间就已尾大不掉,自行其是。弘光监国和即位的诏书颁到武昌,他一度拒绝开读,在湖广巡抚何腾蛟、部下监纪副总兵卢鼎等人的劝说下,才勉强开读成礼。南明其他将领如郑芝龙(郑成功他爹)、方国安等人见大将如此,也各自盘算自身利益,不以国事为念。

第四节 弘光朝廷内部党争的激化

东林 - 复社马士英阮大铖:后面都有机会再写(等这几个人都杀青了我再写 :yum:

第五节 清廷接管畿南、山东等地和山东百姓的抗清斗争

大顺军西撤以后,山东、河北等地的大顺地方政权被明朝官绅颠覆;
清军占领了北京附近地区,由于强制推行剃头等政策,京师附近的居民惶惧不宁,许多地方揭竿而起反对清朝的统治。
清廷需要一段稳定自己在京畿地区的统治和养兵蓄锐的时间。何况大顺军尚扼守山西,清廷有所顾忌,不敢轻易以主力南下。因此,畿南、山东和豫东地区在两三个月里处于近似权力真空的局面。
弘光朝廷的按兵不动,给清廷以可乘之机。

山东各地百姓的反清义举此伏彼起,都是一种自发的斗争,从来没有得到南明弘光朝廷的支持。

青州之变(反清事件失败)

第六节 1644—1645 年河南的形势

由于主力西撤而四分五裂,大顺军只控制着豫西等部分地区,其他地方一部分为死灰复燃的明朝官绅窃据,一部分被所谓“土寨豪杰”的地头蛇盘踞;
清方也乘虚而入,攫取了河南省黄河以北的怀庆、彰德、卫辉三府。

以上:清廷自五月至十月主力没有南下,以多尔衮为首的领兵诸王都群集在北京(郑亲王济尔哈朗原留守沈阳,九月护送顺治帝来京)休息

第三章:弘光朝廷的偏安江淮

第⼀节 基本国策——“借虏平寇

清初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史学界有不同意见。
有的人认为从清兵入关占领北京起,民族矛盾就成了主要矛盾;
也有人认为由明至清阶级矛盾一直处于主要地位。
这些看法很值得商榷。因为:
如果认为阶级矛盾始终是主要矛盾,那就不能正确解释二十年左右仁人志士的抗清运动,更不能公正评价大顺、大西农民军联明抗清的正义性。
而认为清军入关就标志着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显然不符合事实。甲申五月,无论是满洲贵族建立的清廷,还是在南京继统的弘光朝廷,都把大顺农民军视为死敌。直到清兵南下,弘光朝廷覆亡,清廷推行一系列民族征服、民族压迫政策,民族矛盾才上升为主要矛盾。

1 Like